旧州自古以来是海南军事要地,是古今海南最早有有规模的驻军的地方。
从西汉路博德,到东汉马援,魏晋南北朝的冼夫人,还有隋唐冯盎和后来的巡检司。解放后,在 1955年至1958年,海南军区司令部、政治部、后勤部、炮团、工兵营和汽车教导队等在旧州驻军,至今仍有军队在旧州驻军。
《海南军事志》记载如下:
“1955年11月10~20日,军区司政后机关及其直属部队,从海口、府城迁驻琼山县旧州地区新建的营房。是年,国防部长彭德怀视察海南,对海南的军事设防做了全面部署,并对当时的战备工作作了指示。”
依据《海南军事志》上的记载,旧州道美作为军事司令部、政治部、后勤部驻地时,还承载了更多的红色记忆。
1956年4月30日,陈毅元帅来琼视察时指出“海南在战略上有重大意义,琼岛是中国的宝岛,要很好地经营这岛”;
1957年1月,朱德委员长在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的陪同下视察海南岛,在接见军队干部时,朱德委员长要求大家“要学习海南话,安心海南工作”,并在视察部队时题词: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。
1958年叶剑英元帅视察53612部队,给西岛守备营题词“持枪南海最南方,苦练勤操固国防。不让敌机敌舰逞,目标发现即消亡”。
除此之外,1955年11月冯白驹任第一政治委员,吴瑞林任海南军区司令员,陈仁麟任第二政治委员。调离后11月24日谢镗忠任第二政治委员。1957年8月,吴瑞林调离,由庄田任海南军区司令员。1958年6月冯白驹调离后林李明任第一政治委员。
据此,海南军区司令部在旧州道美驻军期间,有四位元帅来过海南旧州道美,有六位军级政委、司令员曾在旧州道美任职。
“1958年8月,海南军区司、政、后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分队从旧州迁回海口市。” —— 《海南军事志》
虽然至此大部分军队迁往海口,但旧州的红色历史不会因此断绝而掩埋于历史书卷中,镇区留下的驻军,尤其是许多曾经的军区建筑,延续了旧州不灭的红色情怀。
图中是位于道美原海南军区司令部营区内的两栋小别墅,被称为将军楼。在50年代,它们的主人分别是海南军区司令员庄田和政委谢镗忠。80年代,它们的主人换成了海南军区高炮团的团长和政委。
另一图中的三层大楼是旧州道美原军区后勤部办公大楼。1958年军区机关迁回海口后,这里成为海南农校的地盘。文革期间,农校停办,生产建设兵团成立,这栋大楼又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所用。1974年,兵团撤销,农校复学,此楼继续成为农校办公大楼。1987年,农校搬迁到海口,所属房产基本拆除,只有这栋大楼幸运地被保留下来,默默地传承着那一段变幻沧桑的红色历史。
一面是文案记录,一面是建筑传情,旧州与军事的不解之缘延续到了今天。通过历史文本和实地考察,随着项目的深化,我们将更深入的探索、阐述旧州的红色军旅文化。